“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。” 真正将“天下为公”这一思想阐释清楚并且使之产生广泛影响的,是孙中山先生。民国创立以来,“天下”被袁世凯篡夺,后来的北洋军阀,也都把“天下”视为私有,彼此之间争权夺利,混战不息。因此,孙中山大力提倡“天下为公”,他自己首先身体力行,以国民公仆为已任。 “功高不改忠贞志,位尊难移公仆心。”公众的仆人,比喻替公众服务的人。原指周总理、焦裕禄、孔繁森,今指政府的官员等为祖国、为人民献出自己一生的人。 所以提到人民公仆这个词,我们的脑海中马上浮现出任长霞、焦裕禄、孔繁森等许多优秀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,他们为人民群众奉献出自己的一切,在平凡的工作岗位干出不平凡的业绩,他们始终牢记党的宗旨——为人民服务,全心全意的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,虽然他们已经永远的离开了我们,但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们,他们永远会活在百姓心中。 如何做一名合格的人民公仆? 要始终牢记自己的公仆身份,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。用权为公,还是以权谋私,是衡量“公仆”优劣的重要依据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,“衡量党性强弱的根本尺度是公私二字”,“作风问题,很多是因公私关系没有摆正产生的。”权力是人民赋予的,只能用来为人民服务;把权力用来谋私,无论是为个人,还是为小团体,都是腐败行为,都与党的根本宗旨相违背。 每一名人民公仆都要慎独谨严,一尘不染,构筑坚固的抵御堤防,谨防蝼蚁之穴。习近平同志曾说:“对领导干部来说除了工作需要以外,少出去应酬,多回家吃饭。省下点时间,多读点书,多思考点问题。”邓小平同志也曾指出:“不注意学习,忙于事务,思想就容易庙俗化。如果没变质,那么思想的庙俗化就是一个危险的起点。” 每一名人民公仆都要努力做有理想、有道德、有文化、有纪律的人,做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;要勤于学习,升华思想境界。如今,有的党员之所以意志不坚定,思想滑坡,甚至走向反面,就是因为没有很好地以天下为公的情怀学习理论,用理论来指导自己观察社会、分析问题、纠正思想的偏差。因此,我们要在工作之余,把读书作为生活的重要部分,通过读书,提升思想境界,培养公权意识,保持良好品行,做一名心怀天下、秉公用权的好干部、好公仆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