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近日,全国多地进入雷雨频发期,强降雨、雷电、大风等强对流天气频繁登场。一道道划破夜空的闪电,一声声震耳欲聋的惊雷,看似壮观,实则暗藏巨大危险,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。我们必须高度警惕,积极做好应对措施。
雷电的杀伤力不容小觑。当闪电瞬间击中地面,强大的电流能够瞬间致人伤亡,每年都有因雷击而失去生命的悲剧发生。同时,雷电引发的火灾也屡见不鲜,树木、建筑物一旦被击中,极易引发熊熊大火,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。而且,其产生的电磁干扰,会让电力系统故障频出,通信网络陷入瘫痪,干扰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。
暴雨也会带来诸多问题。短时间内大量降雨,城市排水系统不堪重负,积水迅速蔓延,道路变成泽国。车辆在积水中熄火抛锚,行人被困,甚至可能被湍急水流冲走。在山区,暴雨还可能引发山体滑坡、泥石流等地质灾害,摧毁房屋、阻断交通,严重危及群众生命财产安全。大风裹挟着雷雨呼啸而来,吹倒电线杆、广告牌、树木等,砸向车辆和行人,意外随时可能发生。
面对来势汹汹的雷雨天气,我们不能掉以轻心,应积极行动起来做好防范。气象部门需发挥专业优势,密切监测天气变化,利用现代科技手段,提高预报精准度,通过多种渠道及时发布预警信息,让公众第一时间知晓。政府相关部门也要制定完善应急预案,组织开展应急演练,在暴雨、雷电来临前,提前做好排水系统疏通、户外设施加固等工作,对易受灾区域群众及时转移安置。
作为普通民众,更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。出行前关注天气预报,尽量避免在雷雨天气外出。若必须外出,远离大树、电线杆、广告牌等易被雷击的物体,不在旷野中打伞、高举金属物品,开车时关闭车窗,避免驶入积水路段。居家时关好门窗,拔掉电器插头,不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洗澡。一旦遭遇危险,保持冷静,迅速寻找安全场所躲避,及时拨打救援电话。
雷雨天气是大自然发出的警示,我们要敬畏自然,提高警惕,做好防范。只有全社会齐心协力,才能最大程度降低雷雨天气带来的危害,守护好生命安全与社会稳定。
|
|